香港90后女孩何佩珊,在北京的胡同里追逐梦想
何佩珊喜欢胡同,不仅是因为有所谓的“市井烟火”,更因为这里能遇到许多友好、包容、向上的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如果要问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,胡同一定会“得票”。而如果说北京的地标性商圈有什么,前门大栅栏恐怕也会“当仁不让”。当胡同与前门相遇,会有怎样奇妙的感觉?一位北上的香港“90后”女孩,在这里找到了属于她的答案。
酒店坐落于胡同之中,保留灰墙红檐灰瓦,特别是老北京胡同特色的大门,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。
“每天都是这么走的,不经意间总能看到新变化。”早上9点,何佩珊跟往常一样,骑上小电动车出门,去往自己工作的地方。走一小段前门东大街,而后路过正阳门,再缓缓拐入前门西河沿街,短短一公里的路程,她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,经常看到喜人的景观和城市变化,“二环里,前门区域,我在最能代表北京的地方为梦想打拼。”
何佩珊喜欢老北京的物件。她将从大栅栏淘来的陶罐精心摆放在酒店庭院中。
2017年,在浙江莫干山工作生活了三年的香港女孩何佩珊,一人开车北上,以胡同为起点,寻找她的梦想。如今,她已是“隐世·叠院儿”酒店的联合创始人。这家隐藏在前门西河沿街的酒店,和胡同里的其他建筑浑然一体。只有那个小巧低调的招牌,标记着它的身份。推开红色木门,里面是三进设计的四合院结构,包括了客厅、餐厅、7间客房,共600多平方米的空间。
从酒店二楼客房落地窗望去,胡同风光一览无余。何佩珊正在检查房间设施。
“胡同、四合院,只有北京才能生长出这样的文化遗产。外地人、外国人,对于胡同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。我也不例外,很热爱它。”何佩珊对胡同充满向往。叠院儿是她和同事小心呵护、集思广益的一个结晶。在何佩珊的理念中,胡同是老北京特殊的存在,有深厚的传统人文历史底蕴,一定要在保护的基础上,赋予其新的生命。
何佩珊已经成了“北京前门通”,她正在向住店客人介绍周边景点。
近十年来,前门大栅栏一带的老城保护提升,备受关注。生活在北京的每一个人,对承载历史人文和城市记忆的胡同,都悉心呵护,何佩珊和同事们也一样。“灰墙红檐灰瓦,院子的历史痕迹依然保留。包括那扇非常具有老北京胡同特色的大门,老北京的陶瓷罐等,都保留着。”在保留建筑原汁原味的同时,再通过诸如内部颜料色温的调节、空间规划设计、细节物品的陈列以及装饰用料的讲究等,实现了既保留胡同传统底蕴,又与时尚、科技及艺术等恰当结合。
何佩珊邀请北京的朋友来家中做客,向他们分享港片与美食。
“传统又潮流。”何佩珊打拼的叠院儿,如今不只是一家歇脚的酒店,更是集合了办展办活动等功能在内的“复合型城市空间”。出入叠院儿的顾客,有来北京旅游“打卡”的人,还有许多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青年朋友,以及国外的摄影师、艺术家。“吃饭、聚会、住宿、办展、观景……叠院儿已成为一个更友好、更开放的新型城市空间。”
独自在异乡打拼,想家时何佩珊便与家人视频通话,分享在北京生活的故事。
每次回香港探亲,何佩珊的行李箱里都塞满了送给朋友们的北京特产。
“胡同里的邻居和香港的邻里一样,热情好客,互帮互助。”何佩珊喜欢胡同,不仅是因为有所谓的“市井烟火”,更因为这里能遇到许多友好、包容、向上的人。“香港有‘狮子山精神’,北京有‘北京精神’,很多内容是连心相通的。”何佩珊说,她将继续在北京的胡同里追逐梦想,记录自己工作生活的点滴,把最真、最美、最好的北京传递给更多人。(记者 潘之望 李松林 孟紫薇 武亦彬)